高浓度酯类废水处理技术
长链脂肪酸酯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通常以硫酸和皂角为生产原料,通过控制生产工艺条件进行生产。此类工艺费用低,应用范围广,但由此产生的深褐色油渣和废水量较大,污染性极强。每加工1t的皂角,会产生700~800kg的废水,废水中硫酸根含量为80000~120000mg/L、COD>20000mg/L。含有长链脂肪酸酯的污水处理难度较大,极难实现达标排放。开展高浓度酯类废水处理工艺研发与设计,可为废水在较低成本下的达标排放提供指导。
目前针对此类废水的处理均采用组合工艺,包括预处理和深度处理。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隔油、气浮等物理处理方法,深度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电解、膜分离等方法。预处理工艺主要是分离废水中的油,然后再处理废水,但是由于长链有机物的存在,废水与油分离困难。通过隔油池之后,废水中的含油量仍然较高,且废水中硫酸根含量很高,pH值较低,从而导致废水可生化性较低,极大限制了生物法的应用,只能选择处理成本较高的电解处理工艺或膜分离工艺。目前,采用电解工艺对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处理,多存在电极板表面结焦、耗电量大等问题,而采用膜分离法,则对膜的抗污染性要求较高,同时膜的清洗频率也会提高,影响膜系统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基于目前高浓度酯类废水的水质特点,废水的处理过程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废水处理的工艺运行稳定性较差,成本也较高。针对高浓度酯类废水的处理过程,应以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实现废水的生物处理为最终目标。因此,应加强废水中油类物质和硫酸根的分离效果,尽量降低废水中的油含量和硫酸根含量;还可采用化学氧化的方式,将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氧化为分子量较小的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文章以山东德州某制造辛二酯的化工厂所产生的废水为研究对象,废水每天产生量为200t,废水出水为深褐色,上层为油层,静置后油层为黑色,水层为红棕色,油层和水层体积比为1∶15,COD为87000mg/L,悬浮物含量>10000mg/L,pH值<3.5,硫酸根含量为28000mg/L。采用化学药剂除油―化学氧化―生物处理的工艺路线,对废水进行处理,最终确定氧化钙沉降―过氧化氢氧化―活性污泥处理的工艺路线,探索了预处理、氧化处理等工艺的最佳效果,阐明了废水在经过预处理后的可生化性和工艺的稳定性。
1、试验材料与理化指标
1.1 试验仪器和试剂
(1)实验所需药品有:氧化钙(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氧化铁(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聚合硫酸铁(工业级,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聚丙烯酰胺(工业级,淄博万景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过氧化氢(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次氯酸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污泥取自济南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
(2)实验所需设备有:臭氧发生器(3g/L,广州飞鸽仪器有限公司)、COD检测仪(美国HACH公司,DR1010)、pH值计(美国ThermalFisher公司,320P-01A)、BOD检测仪(美国HACH公司,BODTrakTMII生化需氧量分析仪)、离心机(德国Sigma2-5)、气相色谱(美国Agilent公司,7890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ThermalFisher公司,Evolution600)。
1.2 污水理化指标
取10mL废水样品置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取2mL稀释后的废水,加入到COD检测仪自带的COD测试管(200~15000mg/L)中,混合均匀后于150℃消解120min,冷却后,利用COD分析仪测定COD。
悬浮物测试方法按照称重法进行检测,将滤膜浸湿后,放在烘箱内80℃烘干至恒重,将一定体积的废水通过0.45μm的滤膜,称取截留在滤膜上的固体质量。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计算由式(1)表示为
悬浮物含量(mg/L)=(过滤烘干后滤纸的质量-浸湿烘干后滤纸的质量)/水的体积(1)
硫酸根的检测采用硫酸盐分光光度法,收集通过0.45μm膜的废水,以硫酸钠作为硫酸根测定基准物。
2、废水处理工艺实验
废水处理工艺包括药剂预处理、氧化处理、活性污泥处理3个单元,如图1所示。
2.1 废水药剂预处理
将氧化钙、氧化铁分别配置成10%的浆液,将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氢氧化钠分别配置成8%、0.1%、10%的溶液。
保持150rad/min的搅拌速度,利用上述预处理药剂分别对废水进行处理。
氧化钙处理:将配置好的氧化钙浆液缓慢加入1L废水中,加入量为废水量的1%~5%,搅拌30min后分别置入2000rad/min的离心机中,离心时间为10min。
氧化铁处理:将配置好的氧化铁浆液缓慢加入1L废水中,加入量为废水量的1%~5%,搅拌30min后分别置入2000rad/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0min。
聚合硫酸铁及聚丙烯酰胺处理:首先将配置好的聚合硫酸铁溶液缓慢加入1L废水中,加入量为废水量的0.5%~3%,然后将配置好的聚丙烯酰胺溶液缓慢加入废水中,加入量为废水量的0.1%,搅拌30min后分别置入2000rad/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0min。
氢氧化钠处理:将配置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加入1L废水中,加入量为废水量的1%~3%,搅拌30min后分别置入2000rad/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0min。
2.2 废水氧化处理
经过药剂预处理后的废水,内部脂肪酸链仍为长链,可生化性较差,废水需进一步进行氧化处理,以提高生物处理效果。将预处理后的废水导入氧化反应装置进行反应,氧化反应装置如图2所示。氧化处理所选用的氧化剂分别为臭氧、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
臭氧处理:将臭氧通入经过预处理药剂处理后的废水中,并保持通入量为2L/min,浓度为3g/L,氧化时间为2h。
过氧化氢处理:向经过预处理药剂处理后的废水中加入30%过氧化氢溶液,氧化时间为6h,曝气量(空气)为2L/min。
次氯酸钠处理:向经过预处理药剂处理后的废水中加入10%次氯酸钠溶液,氧化时间为6h,曝气量(空气)为2L/min。
2.3 废水活性污泥处理
将经过氧化处理后的废水加入到活性污泥反应器中进行生物处理,活性污泥反应器如图3所示。采用活性污泥处理法,先将污泥置于反应器内,再将废水通入反应器中,进行曝气处理,曝气时间控制为8h,然后进行污泥自然沉淀,沉降时间为3.5h,换水时间控制为0.5h,总反应周期为12h。测定出水水质,包括COD、悬浮物、pH值等指标。
3、废水处理工艺优化设计
3.1 初始药剂筛选
药剂处理后的废水样品如图4所示,从左至右依次为氧化钙、聚合硫酸铁、氧化铁、氢氧化钠处理后的废水样品。可以看出,经氧化钙处理的废水颜色较浅,且废水呈现无油状态,而氢氧化钠处理得到的废水颜色最深。这是由于氧化钙、氧化铁均可与废水中的长链脂肪酸发生反应,同时废水的pH值较低,可水解氧化钙和氧化铁,长链脂肪酸钙和长链脂肪酸铁均为不溶物,因此,在废水中加入氧化钙和氧化铁后,废水中均形成大量沉淀物,经过离心分离后,废水中部分脂肪酸和悬浮物被去除。聚合硫酸铁在废水中发生絮凝作用,也可形成沉淀物,将废水中悬浮物形成更大的颗粒,在离心过程中沉淀去除,但对油脂类化合物的絮凝效果不佳。因此,废水经过氧化钙、氧化铁和聚合硫酸铁处理后,水质均有一定的提高。而氢氧化钠仅有调节pH值的作用,并无法分离油脂类化合物,因此预处理效果较其他3种药剂差。
不同药剂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见表1。以COD指标为例,氧化钙的处理效果最佳,这是因为废水中除长链脂肪酸外,还有一些油类和不易沉淀的悬浮物,与加入氧化铁相比,氧化钙与油脂结合的能力更强,因此加入氧化钙后,除了可形成长链脂肪酸钙,还可以吸附废水中的油脂类化合物,增加沉淀物的生成量。因此,经过沉淀分离后,有更多的杂质从废水中分离。同时钙离子和硫酸根反应会生成硫酸钙沉淀,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硫酸根含量,降低废水的生物抑制性和调整pH值等水质参数。由于氧化钙可以同时调节废水COD、含油量、pH值和硫酸根等指标参数,因此氧化钙作为预处理药剂是最合适的。
3.2 氧化剂筛选及剂量优化
通常微生物对长链有机物的降解效果较差,而氧化剂可以通过氧化的形式将长链脂肪酸切断为短链物质,有利于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增强生物工艺的处理效果,不同氧化剂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见表2。臭氧对此类废水处理效果显著,特别是COD指标较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处理降低更为明显,同时臭氧处理还具有反应时间短的优势。但是臭氧使用时存在职业卫生的问题,使用时处理现场通常会存在臭氧含量超标的情况,极大地限制了臭氧的应用。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的处理效果相似,但是次氯酸钠在处理后会产生氯离子,既会提高溶液中阴离子的量,增强了废水的生物抑制性;又会升高氯离子的含量,提高水体的腐蚀性,加大设备运行和维护的成本。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不仅处理效果与其他氧化剂相似,并且在氧化后不产生离子性物质,同时过氧化氢在进入生物反应单元之前极易被破坏,不会影响生物处理工艺的正常进行。因此,选择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处理废水。
对于氧化过程而言,氧化剂的加入量会显著影响氧化过程的处理效果,特别是废水的COD指标。过氧化氢的加入量对废水中COD的影响如图5所示,随着过氧化氢加入量的增加,废水的COD逐渐降低,当加入量为3∶1000时,COD为14000mg/L,此后进一步增加过氧化氢的加入量,会导致COD升高。这是由于未参与反应的过氧化氢也会提高水体的COD指标,同时过氧化氢具有杀菌作用,当过氧化氢用量过高时,会使废水有一定的生物抑制性,残留在废水中的过氧化氢会影响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处理效。因此,应注意控制过氧化氢的加入量,同时采用曝气的形式使过氧化氢与废水充分混合,使加入的过氧化氢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充分反应,减少过氧化氢的残留量,降低过氧化氢对生物处理单元的生物抑制性。
3.3 可生化性与稳定性优化
采用废水BOD与COD的比值作为考察废水可生化性的指标,如图6所示。原废水中的可生化性<0.1,表明即使原废水在经过pH值调节后,仍无法用生物法进行处理。这主要是由于废水中硫酸根含量较高和脂肪酸分子量较大所致。废水在经过氧化钙预处理和过氧化氢氧化处理后,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可生化性得到极大提升,当反应时间为6h时,BOD/COD提升至0.32。由于氧化钙的加入,降低了废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而氧化时间的增长,会使废水中分子量大的脂肪酸氧化分解为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此工艺从两方面降低了废水的生物抑制性。通常,废水可生化性>0.3即表明废水可进行生化处理。从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方面综合考虑,氧化处理的时间以6h为最佳。
由于废水中同时含有一定量的硫酸根,硫酸根对微生物也有一定的生物抑制性。为避免硫酸根的积累对生物处理单元产生抑制,考察了生物处理单元的稳定性。在活性污泥反应器内连续反应10个周期后,出水情况如图7所示。生物处理单元出水的悬浮物和COD指标均无较大波动,且出水在离心后仍可达到排放标准,这是由于在预处理单元中,选择氧化钙为预处理药剂;水解后的钙离子与废水中的硫酸根反应形成沉淀,除去废水中的硫酸根,使其含量大大降低,从而极大降低了废水的生物抑制性;同时随着氧化过程的进行,废水中大分子量的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量的有机物,同样也减少了废水的生物抑制性。由此证明,采用的氧化钙沉降―过氧化氢氧化处理工艺作为废水进入生物处理单元前的处理工艺,可以降低废水的生物抑制性,使得废水进入活性污泥处理单元后,获得满足排放标准的处理效果和优异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以较低的运行成本处理废水。
3.4 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结果与分析
废水在实验室的处理路线为氧化钙沉降―过氧化氢氧化―活性污泥生物处理,总体处理工艺为:首先将废水导入石灰加药池,然后出水进入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泥,上层废水导入氧化池,氧化池内采用曝气的方式对废水进行搅拌,逐渐加入过氧化氢,使之在反应开始后的1h内均匀加入到氧化池内。持续曝气6h后导入生物池;曝气8h并沉降3.5h,换水0.5h,处理周期为12h,出水进入澄清池。
按照设计的废水整体处理路线,对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中试试验,废水处理量提升为0.5t。在稳定运行10个工艺周期后,出水水质情况见表3。各项排放指标均满足排放标准,证明氧化钙处理―过氧化氢氧化处理―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的方式可以满足辛二酯废水的处理要求。
废水处理的主要费用包括氧化钙、过氧化氢药剂费用、电费、生物池维护费用和人工费用等。按照药剂等耗材的平均价格计算的运行成本见表4。最终可以以8.8元/t的价格处理此类废水,较市面上的常用工艺成本低。
4、结论
针对高浓度酯类废水设计了氧化钙预处理―过氧化氢氧化处理―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的废水处理工艺,优化了药剂种类、药剂加入量和停留时间等参数,研究了废水可生化性和工艺稳定性。在确定该废水处理工艺的最佳条件为过氧化氢加入量为0.3%,氧化时间为6h,生物处理单元曝气时间为8h,处理周期为12h情况下,废水经过最优条件处理后,悬浮物降低至110mg/L,去除率可以达到98.5%;COD降低至130mg/L,去除率可以达到97.6%;含油量<0.1%,去除率可以达到100%;pH值达到8.2,废水水体由红褐色变为无色透明,实现了高浓度脂类废水的低成本达标排放。(来源: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科华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