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实录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文字实录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2022-01-04 16:26:36 7

北极星大气网讯:12月14日上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介绍《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内容。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蒋宏奇、水处处长李新科、大气处处长张瑞凤、综合处副处长关绣娟出席新闻发布会,宣传教育与科技处处长许金洲主持新闻发布会。以下是新闻发布会实录。

许金洲:新闻界的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例行新闻发布会。近日,涉生态环境的新闻热点精彩纷呈,12月7日我厅上线民声热线,一则在江门鹤山也能拍到广州塔的新闻当天成为了热搜;昨天,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东反馈督察情况,再次成为了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近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及《广东省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相继出台。科学谋划和编制好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部署做好全省未来五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对完成“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境界”的新目标新任务和2035年“美丽广东基本建成”的远景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重点向媒体朋友介绍规划的主要内容并回应大家的关切。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首先请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蒋宏奇先生通报介绍《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内容。

蒋宏奇:谢谢主持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现在由我介绍《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当前我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态势已初步显现,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5%,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22微克/立方米,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7.3%,劣V类国考断面全部消劣,茅洲河、练江等重污染河流水质大幅改善。“十三五”以来全省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870万吨/日,新建成污水管网3.3万公里,总处理能力达到2798万吨/日,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逐渐增强。但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美丽广东建设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污染防治攻坚由“坚决”向“深入”发力,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更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任重道远。必须牢牢抓住重大战略发展机遇,着眼长远、把握大势,科学编制广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系统谋划新时期广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施工图、路线图,奋力开创广东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印发实施。规划坚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总定位总目标,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支撑作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美丽广东建设起好步、开好局。重点推进八大任务:

一是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强化产业、能源、交通、农业结构调整,加大能源、重点高耗能工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城市率先打造二氧化碳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典范。深化碳排放交易,积极拓展碳普惠覆盖城市及涉及领域,探索建立碳中和示范区,推动煤电、水泥等行业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推进有条件的地区或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

二是加强臭氧协同防控,引领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实施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联防联控,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控制和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全面完成全省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建立油品质量全生命周期监控体系,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和燃气货车。到2025年AQI达标率达到95%,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2微克/立方米以内,全省臭氧浓度进入下降通道。

三是实施系统治理修复,推进南粤秀水长清。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加强优良江河、重点水库入河入库支流综合整治,全面消除重要水源地入河入库河流劣Ⅴ类断面。实施全流域系统治理,推进工业、城镇、农业农村、船舶港口四源共治,推动重点流域实现长治久清。开展重要江河湖库水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价,推进潼湖、淡水河、石马河等一批水生态系统修复示范工程,打造美丽河湖典范。到2025年,地表水质好于III类水体比例达到90.5%,劣Ⅴ类水体、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

四是强化陆海统筹,加快建设美丽海湾。推动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加强珠江口、汕头港、湛江港等河口海湾环境综合整治,深化港口船舶、海水养殖、海洋垃圾等污染治理。加强自然岸线、滨海湿地、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在珠江口及邻近重点海湾实施“一湾一策”综合治理,分类施策建设一批美丽海湾。到2025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达到86%。

五是坚持防治结合,提升土壤和农村环境。协同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严格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完善建设用地准入监管体系。全域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维护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推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基本实现全覆盖。到2025年,土壤安全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以上,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

六是加强生态保护监管,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南岭山地、典型河口海湾为重点,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开展生物物种调查评估,构建野生动植物监测、监管与评价预警系统,完善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监管体系,加强生物入侵风险管理。到2025年,生态保护监管体系逐步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稳步提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七是实施全过程管理,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大力推进珠三角各市“无废城市”试点建设,鼓励粤东西北各市同步开展试点,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健全塑料制品长效管理,加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强化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提升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水平,推动有条件地区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加快构建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管理体系。

八是树立风险防控底线思维,保障生态环境与健康。加强重金属和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管控,推动新一轮涉重金属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强化以典型内分泌干扰素、抗生素、全氟化合物、微塑料等为重点的新污染物监控评估与控制。全面加强核与辐射安全利用和监管,加快推动广东省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强化大亚湾/岭澳、阳江、台山、太平岭和廉江等核电站前沿综合核应急设施。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是“十四五”推进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接下来我们还将陆续出台《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空气质量改善、海洋环境保护、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核安全与辐射污染防治等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提出各领域更加具体的工作任务、保障措施以及项目清单,形成我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政策体系。

我的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许金洲:谢谢蒋厅。下面进行第二个议程,回应媒体朋友的关切,请提问。

南方日报:规划公布了广东“十四五”时期的各项目标,想问规划是如何考虑这些目标的?

蒋宏奇:谢谢您的提问,刚才我给大家介绍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是加大了八大任务来推进规划。当然这八大任务最终是要围绕实现环保规划的目标,刚才你问到“十四五”环境保护的目标是怎么考虑的,我简单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战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么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目标要求是“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在这方面《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指出,展望2035年,广东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碳排放率先达峰后稳中有降,能源利用效率力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广东基本建成。

在这方面,规划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是围绕“到2035年美丽广东基本建成”这个宏伟蓝图,“十四五”期间重点是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增强,为美丽广东建设起好步、开好局。在具体指标设计方面,我们从可量化、可考核的角度,设置了包括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等4个方面的18项具体指标。指标目标设置方面,我们按照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留有余地的原则考虑,既突出可达性,又体现先进性。其中约束性指标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给我们省的目标任务,同时争取在臭氧和PM2.5协同防控、碳排放控制、美丽海湾保护方面实现突破,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的环境保护引领性作用,谢谢!

羊城晚报: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规划有哪些新的举措?

关绣绢: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为了加快提升我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十四五”我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完善治理主体,构建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模式。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所以我们必须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十四五”我们将通过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落实企业治污的主体责任,同时鼓励公众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实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转变。

二是优化治理机制,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环境政策体系。一方面,我们将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补偿制度,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环境监管机制,推动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另一方面,我们将强化市场激励机制,推广“环保管家”“环境医院”等市场化环境治理模式。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在重点领域探索设立污染防治基金,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深化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权力与市场化交易,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从而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

三是提升治理能力,夯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支撑。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全方位地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能力建设。这里包括完善全要素覆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积极推进粤港澳生态科学中心、生态环境智慧云平台等高水平环境治理平台建设,着力构建科学先进的监测预警体系、实时泛在的信息感知体系、统一规范的执法监管体系、智慧共享的管控调度体系、快速响应的环境应急体系和创新引领的科技支撑六个体系,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我的回答到这里,谢谢!

延伸阅读: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工程案例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