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绿色”底板,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是我国城市规划领域专业水平最高、学术影响力最广的学术峰会,于9月19在贵阳举行,会议为期3天,会议的主题是传承与变革,与会人员对我国各地在城市规划研究、规划管理、规划设计和规划教育等领域的最新成就进行了系统的交流,城市内涝和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一大热点问题,在会议上备受关注引起广泛的讨论。
城市内涝已经成为城市的顽疾,各地区近年来采取了很多措施,并投入大量资金,可是雨季一来,这些“疗法”在中国众多城市收效甚微,那么这一顽疾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仇保兴在做报告时明确表示,应加大海绵城市的建设,提高城市渗水、蓄水的能力,通过渗透、通过集蓄、通过净化、通过循环雨水利用,多余的雨水再排放,排放的雨水量大大减少,大部分用于回补地下水和再利用,降低对城市周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城市生态平衡。
根据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目前很多新技术已经开始在中国的城市中逐步实施,生态化排水的市政道路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块“海绵”。
近年来,上海和昆明、济南等城市在新建和改造的道路中已铺设透水路面,提高道路的渗水能力,减少积水。北京着力推进“集雨型绿地”建设,在多个公园建成雨水收集系统,有效利用进入园内的雨水。同时在居住区、道路桥区等其他绿地内,也都采用了渗透井、渗水边沟、蓄水沟等设施来集雨节雨。
海绵城市建设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城市中大量的道路和广场,透水性的地面应大于70%,实现自然水体与地下水的沟通,让水资源循环起来,而停车场透水应该是100%,这样的设计也并不增加建筑的成本。相对于很多其他的设施建设并不昂贵。
湿地系统的保护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湿地是典型的城市“海绵”,它既能调节城市的雨洪,同时又能净化河湖水质,有强大的生态修复和雨洪吸纳能力,是不可多得的多功能‘城市之肾’对于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一轮的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的总体规划,已经注意到了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使这些能够进行生态的重构,性能也会逐步提高,让城市拥有“绿色”的底板。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