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南湖公园雨水收集利用案例解析
雨水收集利用需全面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抗洪以及改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采用一系列包括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生物滞留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等技术,将雨水作为新型资源,用于喷洒路面、灌溉绿地、蓄水冲厕等城市杂用水或冷却水等。
在城市建设中,积极开展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把原来被排到市政管网的雨水留下来利用,节约水资源,提高利用率。位于南宁市的南湖公园在雨水收集利用方面大做文章,通过利用透水材料铺装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系统、内涝排水系统等,将路面、绿化、池塘、花园、厕所等建立一个个微型的水循环系统,实现了雨水收集利用。
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将雨水收集利用起来呢?
透水材料铺装与透水结构,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的雨水收集利用中,可采用多孔沥青、透水混凝土、草地砖等透水材料铺装,吸水→净水→利用→排放。以南湖公园为例,路面采用吸水性能非常好的‘透水沥青’,通过对雨水的快速吸收下渗,深埋地下的沟渠会将下渗的雨水收集起来,路面干干爽爽,不会产生积水。净水系统将收集的雨水净化后用于厕所冲洗、植物灌溉等用途,其余的雨水经过净化后再排放到南湖中,或作为南湖的补充水源。
生物滞留设施是雨水收集利用的常用手段,类似于植被浅沟或缓冲带,适用于汇水面积小的区域,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种植常见树本、灌木及草本植物,整个系统由表面雨水滞留层、植被土壤覆盖层、植被机种植土层、砂滤层等部分组成。在南湖公园的阶梯式绿化带,除了美观绿化的作用外,通过对雨水层层截流,雨水渗透下来后,才汇入下沉式绿地,经过净化后就可以使用。
降低地面高度,形成下凹式绿地进行雨水收集利用,让雨水成为景观水、浇灌水。南湖公园的干式渗透塘用沙子垫底,利用洼地地形,把雨水积累到洼地,为附近的夹竹桃、大叶紫槐等植被提供灌溉。绿色洼地里可种植亲水水生植物,雨水通过雨水花园成为美丽的景观湖水。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已进入示范与实践阶段,随着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地区将雨水收集利用运用到城市建设和改造中,势必带动整个雨水收集利用领域的发展,实现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标准化和产业化。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