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让许昌在自然中呼吸
在今年5月30号召开的许昌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许昌提出“五城联创”,“创建海绵城市”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而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竞争性评审答辩会上,许昌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入围,那么,究竟什麽是海綿城市,我市又将如何建设海绵城市呢?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壹樣,在适应环境改变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杰出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开释”并加以利用。
按照“需要导向,新老联系,区域典型,独立排水”的准则,许昌划定了魏武大路以西,清潩河以东,天宝路以北,新元大路以南,合计35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造试点区。要点挑选河湖水系、园林绿化、城市道路和有条件的修建小区、公建项目等展开海绵城市试点工程建造,构成演示效应。2018年底,试点区域实现年径流总量操控率到达75%以上,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
在清潩河,记者看到,这里不再保留硬化的河道堤岸,取而代之的是由鹅卵石堆砌的“格宾石笼”,而两岸的步道也有透水砖铺就,以科学合理地保护河流生态环境。此外,记者了解到,在清潩河雨水滞蓄区,沿滨河道路建设了生态草沟系统、雨水花园和人工湿地三级结构系统,同时还种植有水生植物,对雨水进行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充分发挥对雨水的自然积存和水质净化作用。
据了解,在许昌市区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按照“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饮马河、芙蓉湖、北海、鹿鸣湖采用自然岸坡,通过生态护坡、人工湿地、透水铺装等生态修复技术,建设透水性自然水系,实现生态修复、水质净化、大气调节、涵养地下水等海绵理念。最终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让城市如同“生态海绵”般舒畅地“呼吸吐纳”。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