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PPP模式迎来海绵城市建设的春天
打造一座“会呼吸”的海绵城市,不但需要创新理念,还需要扭转资金的配套以及投融资方式。据了解,目前,我国99%的城市还都是雨水快排模式,还远远达不到海绵城市的要求。建设海绵城市将大规模的对现有的地下管网进行改造,其涉及到水生态修复、流域水质改善以及公园绿地、市政道路、居住小区等海绵化改造。均需要巨额的投资资金。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更新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PPP(政府+社会资本)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中。《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开启专项资金补助,一定3年,具体补助数额根据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一年补助6亿元,省会城市一年补助5亿元,其他城市一年补助4亿元;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标准的,将根据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断发展势必会拉动投资,提高经济效益,这也是其能够吸引社会资本的原因所在。 但是,采用PPP模式可能会有风险,要想成功利用PPP模式吸引到资金, 则需要注意下面问题。
一是清晰PPP模式概念。PPP模式是一种以管理为主的模式,不要把融资想成是它的主要目的,也不要把它的作用夸大,虽然目前对于试点城市来说,资金短缺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首要难题,但也不能盲目地选择合作对象。在双方合作中,政府要注意处理好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双方应考虑整体风险的最小化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二是监管与激励同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PPP模式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相关规章制度很不完善。虽然PPP模式在国内拥有很大发展空间,但其具有投资大、时间长、风险高等特性,所以存在项目管理风险、资金风险、法律法规风险、政府信用风险等。所以,在海绵城市建设这个问题上,必须加大对PPP项目的监管力度,通过必要的财政约束,实现对总体风险控制。
海绵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法律法规和顶层设计的完善、项目收益模式的逐步清晰,海绵城市建设中的PPP项目将会加快实施。积极推广PPP模式,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收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海绵城市建设进程。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