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现代化治水之路 标本兼治破生态危机

走中国特色现代化治水之路 标本兼治破生态危机

2020-01-02 10:06:53 全康 65

在开启“十三五”规划的关键阶段,面对长期困扰着中国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的“水荒”问题,中国迫切需要重塑新时期大国治水战略以应对“水困局”。促进人水和谐相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化治水道路,才是治国之利器。
  

污水处理设备__全康环保QKEP



走中国特色现代化治水之路 标本兼治破生态危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未来我国面临的水安全形势将更趋严峻,中国目前面临的水困局,不但有严重的水污染,还有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近2/3城市不同程度缺水,且一方面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用水方式粗放,中国缺水与浪费并存,矛盾十分突出。
  
  “水污染”也是突出的问题。水利部监测数据显示,中国有27.2%的河流、67.8%的湖泊水质为三类以下,无法饮用,23.1%的湖泊处于富营养化污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67.9%。
  
  “达标率67.9%看似挺高,但这部分资源多在西部人迹罕至的地方,而东部人口密集的地方,水污染情形严峻。”水资源专家王浩院士说,全国废污水排放量居高不下,一些河流的污染物入河量远远超出其纳污能力。
  
  在开启“十三五”规划的关键阶段,面对长期困扰着中国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的“水荒”问题,中国迫切需要重塑新时期大国治水战略以应对“水困局”。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人水和谐共生的新阶段,人类与河流的关系应是既要改造和利用,又要主动适应和保护。人类要由河流的征服者,转变为河流的朋友和保护者。
  
  而目前中国还处于工业化阶段,减少水资源需求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压力大,治理难度显然也很大。传统的治水理念和用水方式,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以当前的水资源“家底”,如何保障十几亿人口的用水安全,如何撑起第二经济体的前行步伐?
  
  水安全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古人云,善治国者,必重水利。然今日之“治”已不同古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打赢水安全保卫战,必须重新审视人水关系,从治水、用水到惜水、亲水,实现人水共生,当为我国走出“水困”危局的重要路径。
  
  水利兴则天下定,天下定则人心稳,人心稳则国运昌,国运昌则百业兴。治水之“治”彰显治国之“智”。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就治水兴水作出重要论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成为新时期治水基本思路。
  
  新时期治水思路首先需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新任务,加快“四个转变”,即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从注重行政推动向坚持两手发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变,统筹解决水安全问题,促进人水和谐相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化治水道路。
  
  节水依然是要务。各地需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完善节水政策和标准体系,强化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落实节水激励政策。尤其要加强农业、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定额管理,加快节水技术应用和节水产品改造,加大雨洪资源利用力度,积极开发利用海水、中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尽快实现大中型灌区、市政用水、企业大户用水计量全覆盖。
  
  以水定产、以水定城,说起来容易,落实起来难度不小。但无论多难,治水已经没有丝毫退路。严格水资源管理,是近年来我国严格管水的亮点。具体来说,就是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和阶段性管理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各省区市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三条红线”能否真的成为“高压线”,还需要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
  
  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目前,能够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水价机制还不健全,造成“水龙头拧不紧”。此外,对水的治理,还要系统发力。水问题的解决必须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防洪减灾、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等需求和目标。
  
  面对流域、区域、城乡水利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各地决策者应努力在提高治水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上有新突破,在保障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有新举措,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上有新发展,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新贡献。
  
  各地在建设水生态环境过程中,要将山水林田湖看作一个生命共同体协调治理。未来需继续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和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创新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加大对河道采砂、违规侵占河湖湿地等行为执法检查力度,有序推动河湖休养生息,达到“标本兼治”的治水效果。
  
  多家环保组织人士坦言,国家巨大投入下,还要理顺管理体制,严格执行严厉的环保标准,并迫使企业改变生产方式。业内人士认为,如化工、印染、建陶等高耗能、高污染型生产企业,其治理污染设施、治污能力、排污方式等环境信息必须公开、公示,让生产企业、水源直接受益者参与监督。相关人士建议称,相关政府部门应严格控制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地区新建项目的审批,提高准入门槛,对不符合布局或选址不当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工程案例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