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砥砺重塑震泽之美 太湖治理走向3.0时代
9年前太湖蓝藻污染事件,让太湖生态环境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历经多年治理,太湖水质现在怎样?
自2007年《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以来,江苏铁腕治污,连续8年“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太湖湖体水质由五类改善为四类,综合营养指数由62.3降至56.1,高锰酸钾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分别改善11.1%、83.6%、41.6%和35.5%。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太湖在全国“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治理中成效好。
9月26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向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汇报了《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实施检查情况。检查组肯定了8年的治理成果。
“十二五”期间,各级财政直接带动了全社会1000多亿元的治太投入。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根本措施,2010-2015年太湖流域共淘汰落后过剩项目284个、产能3460万吨,至2016年上半年,太湖流域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45%,三次产业比重总体实现了“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
太湖治理成效有目共睹,水质稳中趋好,但水环境质量整体仍然不容乐观。报告指出:目前太湖水氮、磷指标仍然偏高,湖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蓝藻仍有大面积爆发可能。而太湖氮、磷主要来源于周边流域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其二,太湖流域地区产业结构仍以重工业为主。纺织印染、电镀等产业让太湖治污面临结构性污染难题。
诚然,治太工作并非一日之功。从水质现状来看,距离治理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从措施推进来看,部分工作效果还不太理想。江苏省太湖办副主任张利民坦言,从多年治理效果来看,太湖边际效应逐步显现,主要水质指标改善幅度趋窄,入湖河流总磷总氮不能得到完全控制,成为影响湖体水质进一步改善的‘短板’。
值此上述背景,2016年治太有何目标?张利民指出,首先是实现更高水平“两个确保”(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地已全面加强沿湖蓝藻和水草打捞,坚决杜绝因打捞不力造成堆积腐烂;实施自来水厂原水和出厂水24小时连续检测,加快自来水深度处理和双源供水“两个全覆盖”,确保群众喝上安全稳定的“放心水”。
而事实上,“面对新阶段、新要求、新形势,新一轮治太工作不能再简单重复、按部就班,要谋求新办法,创造新机制,激发地方政府和社会各层面治太的内生动力,主动作为,再创佳绩。”环保专家朱玫认为,如果把太湖治理也视为供给侧改革的组成部分,那么,治太3.0时代重点要关注三个方面改革。
项改革就是加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融合,推进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其次,加强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的进一步融合,推进投融资机制的创新。
“第三项改革是加强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融合,加快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朱玫说,太湖治理前两个阶段实质还是政府主导、企业配合、百姓掺和,还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社会参与度并不高。治太3.0时代要注重补齐公众参与这块短板,把公众参与放在与政府和市场同等的地位来看待,这也是今后几年苏南地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