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场上园博园,“海绵城市”急先锋

垃圾场上园博园,“海绵城市”急先锋

2019-12-12 10:12:57 qkep 87

武汉园博园位于张公堤公园区域内,占地213公顷,园博园选址有四分之一处位于汉口一处生活垃圾填埋场,建园伊始,首要的是对填埋场进行无公害化处理,武汉市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武汉园博园更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急先锋,整个园博园自己会“调节”,自给自足,在下雨时饱吸雨水,在干旱时为花草树木灌溉“解渴”。据估算,仅水费每年可节省近150万元,“园博园”的建设对于以后建设“海绵城市”的探索和经验有着引导的作用。

武汉园博园利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变成“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武汉园博园的建设中有哪些切实可用的经验呢?

让硬邦邦的地面像海绵般轻松吸水、渗水。硬铺装地面可采用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砖,下雨时,雨水能透过透水材料渗入地下,经埋设在地下透水盲管收集,余下的回灌地下水。

专门用来收集和净化雨水的弃流池和雨水花园。类似北京香山公园,下雨时,地表水通过园区的生态草沟,被收集到弃流池,经初步沉淀、过滤后,达到蓄水系统储存备用;被雨水花园收集贮存起来,通过湿地植物净化后,用来浇灌花木。

屋顶也是“小海绵”,对屋顶进行绿化。下雨时,雨水被屋顶花草树木吸收、滞留,经排水管网排走。余下一部分雨水则经埋设在屋顶或墙体的管道,流入地下专门收集雨水的PP模块。PP模块集雨水过滤、净化、贮存功能于一体,可以浇灌植物,用作景观用水,冲洗厕所等,除此之外,屋顶绿化还能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效应。

 

屋顶的雨水收集利用

 

雨水收集利用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既能减少需由政府投入的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收集污水管线和扩建排洪设施的资金,节省巨额市政投资。由于雨水利用运行费用低廉,能节省市政和居民用水消耗量。同时由于国家政策的推动,雨水收集利用有良好的产业前景,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项产业在减少政府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促进小城镇建设等方面都会发挥出积极作用。

“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政府的力量有限,公众参与的热情和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多。如果每家每户都收集雨水,用来浇花、冲洗,节水的数量会超乎想象,每个人打造一块“绿色屋顶”的蓄水小海绵,小海绵汇聚最终就会形成一块大海绵。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工程案例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