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六字箴言,雨水系统
2019-12-17 09:29:36
qkep
83
2015年11月18日-20日,中国水博览会在国家展览中心成功举办,“海绵城市”也成为该博览会的热点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地球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内涝、水资源短缺以及水污染问题已对民生保障、社会安定成严重威胁。据国家防总统计,今年以来,我國已有41座城鎮遭受內澇。汛期到来,城市“看海”已成为某些地方的新常态,“街上游泳”、“汽车漂浮”、住宅楼一夜变身“海景房”,类似这样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加快“海绵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海绵城市”形象地说,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呼吸,下雨时吸水,缺水时就把吸收的水吐出来,將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統的汙染防治與生態修復結合起來,让水在城市中自由地呼吸,具体来说“渗、滞、蓄、净、用、排”这六字箴言,是落实“海绵城市”理念的具体措施。
“渗”,就是利用各种路面、屋面、地面、绿地,从源头收集雨水;“滞”,是降低雨水径流汇集的速度,通过各种绿色基础设施留住雨水,降低内涝风险;“蓄”,是指蓄存雨水,降低雨季的峰值流量,调节雨水的时空分布,为下一步的雨水利用创造条件;“净”,是指通过各种过滤措施减少雨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用”,是指通过各种雨水处理设备,将收集后的雨水净化或污水处理之后再利用;“排”,是指利用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城市地下雨水管道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雨水的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的排放,进而避免“城市看海”的内涝灾害。我国目前的城市雨水利用研究主要以工程技术研究为主,考虑的重点主要放在收集阶段,“海绵雨水”便是一家专注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高科技公司,在业内有较好的口碑。
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之前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海绵城市”的完美形象进行了完美勾画,即“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闹有缓解”,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景,不仅需要多个政府部门的全力配合,还需要市场的调控以及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市走出“看海”窘境。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