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城市”与“海绵城市” 一字之差惹人愁
“海洋城市”与“海绵城市” 一字之差惹人愁
道路瞬间成“河流”,广场立即变“湖泊”,市区多处路段积水严重,众多小车被灌满雨水无法前行,甚至有市民将摩托艇开上街道……这是前不久重庆下暴雨时发生的情况。
近年来,城市内涝、内陆“看海”的现象在我国不少城市已屡见不鲜甚至每年汛期都会发生。据统计,2012年,我国有184座城市被淹;2013年,有234座城市被淹;2014年,有125座城市被淹;2015年只是前10个月,就有172座城市发生内涝,26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33.3亿元;这一情况还在继续扩大……
是什么原因导致“海洋城市”不断出现?是气象灾难吗,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久、范围集中,经常会遇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来难遇的特大暴雨?是地形劣势吗,这些“海洋城市”都位于地势低洼处或者滞洪区?其实以上因素只占原因的很小一部分,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因素,具体体现为两弱。
一弱是排水系统太弱。城市下水道是城市地下的“生命线”,不仅关系到城市的排水效率,更影响广大百姓的生活。然而由于对城市的规划和开发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在城市建设中“重地表、轻地下”,导致较少资金和人力投入到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中,排水系统的完善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加之部分地下水道及泵站设计标准偏低,从而造成雨水排除不畅,形成严重的“肠梗阻”。来自国家防总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省会以上城市的排水标准一般只有一年一遇至两年一遇,其它城市的排水标准更低。
另一弱是城市渗水能力太弱。通常情况下降雨时,约50%的水会渗透到地下、约40%的水会蒸发掉,余下10%左右的水会通过地面或者排水系统流走。可是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过快,城市建设不断向外扩张,越来越多不渗水的柏油路、水泥地代替了原来的河流、湿地等渗水地,导致目前城市有75%以上的地面不透水。降雨时只有约15%的水向地下渗透、超过55%的水需要通过地表和排水系统流走,严重加大排水系统的承载负担。加之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又不给力,所排水量极其有限。因此城市一旦遭遇暴雨袭击,突然倍增的洪水便无处可去,无地安放,只能在城市里肆意奔流、聚拢上升,形成一片海洋。
“海洋城市”这一景象频繁出现,严重影响到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破解城市内涝之困,国家提出建设“海绵城市”这一目标,设想让城市像海棉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具体措施为让小区变海绵,采取屋顶绿化、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等措施,提高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让广场街道变海绵,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完善地下排水系统,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水、污水分流问题;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
看上去很美的“海绵城市”,其背后的建造者众多,涉及到规划、建设、市政、园林、水务、交通、财政、发改、国土、环保等多个部门。只有让这些相关部门在互相配合默契的基础上又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海绵城市”才能又快又好地建成。
当然,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每个公民不是旁观者,而应是参与者。我们应有所为,例如在院坝、楼顶栽种大量绿色植物,既美化环境又吸收雨水;我们也应有所不为,例如不向地下管道收水口乱倒泔水,乱扔垃圾……避免收水口阻塞。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应只重视经济的繁荣,还应关注民众的福祉;一座城市的品质,不仅经得起平视和仰视地检验,还需经得起俯视地检验;一座城市的良心,不仅体现在看得见的地方,更加体现在看不见的地方。愿“海绵城市”建成后,我们有底气不惧狂风暴雨,更有心情期待雨后彩虹。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