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利用应多目标、生态优先、因地制宜

雨水收集利用应多目标、生态优先、因地制宜

2019-12-13 10:24:40 qkep 69

现代城市的雨水系统功能由传统的快速排放,渐渐向生态环境保护、径流污染控制、内涝控制、雨水资源化等多目标模式过渡。因此,城市雨洪管理理念中应特别重视对环境低影响的开发,以构建雨水资源化、径流控污、内涝防治的多目标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污水处理设备__全康环保QKEP


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水塘、湿地、植被浅沟、透水铺装等都是结合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是雨水收集利用达到多种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市光明新区就正在采用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相结合,使雨水收集利用达到多种目标的尝试。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完工正投入使用。在片区内,对市政道路,机动车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雨水渗入地下能降低径流雨水出流;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道路红线内产生的径流雨水优先汇入下沉式绿化隔离带和渗滤树池,经过滞蓄、渗滤后大部分的径流雨水会渗入地下。

 

在这个小区,设计者采用透水铺装、绿色屋面、雨水储蓄回用系统、下沉式绿地等,实现雨水的减排和资源化利用。在公园,通过植被浅沟、水塘、湿地等生态设施收集、滞蓄和净化雨水,发挥水文生态修复、径流峰值流量削减、径流污染控制等方面的作用。

 

现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能学院教授李俊奇建议,城市规划中应科学划定蓝线和绿线,优先选用雨水湿地、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生物滞留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保护水敏感区,实现水循环的可持续,提高城市水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

 

据相关专家介绍,通过上述设计,区域内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将达到多个控制目标。其一,对环境低影响的开发设施使区域内年均径流总量削减达到60%以上;其二,区域内年均径流污染物总量削减40%以上;其三,城市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和再生水回用等,使建筑与小区总节水率不低于8%;其四,通过一系列的分散滞留措施,减排和控制了雨水,极大的提高综合排水能力。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构建应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原则。如何合理利用绿地景观空间,首先采用分散式、生态型的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对降雨径流进行合理控制。其次,优先利用大自然的排水系统,充分发挥城市绿地园林、园林、水系、道路等设施对雨水的吸纳和蓄渗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场地开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和原有水文循环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绿色食品级雨水收集模块 

绿色食品级雨水收集模块


生态优先是指城市开发建设应保护自然湖泊、河道、湿地、坑塘等,优先利用自然的生态排水系统,实现雨水的自然净化、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排放。生态优先雨水管理模式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的自然水文条件,减少雨水排放总量和缓解城市内涝。通过人工增渗系统、自然截流下渗系统、延时滞留与调蓄排放系统等源头措施对雨水进行多途径的疏导排放,同时兼顾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削减径流污染负荷等多控制目标,为建设具有海绵城市提供了保障。

 

雨水收集利用的因地制宜是指各地应根据本地水环境与水资源赋存状况、水文地质特点、自然地理条件等,合理确定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控制目标。城市雨水收集利用除了控制内涝,在水环境矛盾突出和水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地区应考虑径流污染控制;在缺水的地区应考虑雨水资源化利用;在水敏感区域应考虑水土流失控制等。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工程案例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