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再生缓解城市水危机,透水材料
我国的水危机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是因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以及城市的不合理开发另一方面是因为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所带来的水污染。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的600余座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属联合国人居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在人口稠密的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仅约为280立方米/人,在国际上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人是公认的“极度缺水标准”,目前北方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
再生水就是我们平常常提到的“中水”,最早是日本的叫法,自来水通常被人们称为“上水”污水叫做“下水”,再生水的水质虽不能饮用,但是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些方面有益使用需求,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的“中水”。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可以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用来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家,普遍利用再生水用于市政道路清洗、农业灌溉、工业冷却和地下水回灌等领域。我国的再生水利用起步较晚相对较晚。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不但能缓解水危机和用水供需矛盾,同时对于防治水污染、建设生态家园具有的重要意义。继2012年由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再生水规模达到3885万立方米/日,到2015年全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在缺水严重地区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利用再生水从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北方城市地区扩大到重庆、合肥、昆明、西安等中西部地区和南方城市。” 2015年4月国务院新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再生水利用作出了专门规定,要求“到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京津冀区域达到30%以上”。海绵雨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表示,作为城市的“第二水源”,要不断加快我国污水利用步伐还需要各项政策的积极扶持。
随着水污染控制程度从“达标排放”向“提标升级排放”,从“低端中水或局部回用”到“高端规模化回用”的发展,对污水处理水质的要求更高,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成为重点,以除磷脱氮为核心的二级强化处理技术以及包括各种类型的絮凝沉淀技术、高效过滤技术、现代消毒技术和人工湿地等生态净化处理等三级处理工艺将得到大力推广。
关于曝气生物滤池技术,此技术出水的水质较高,而且成本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下降,除水质高还能减少后续处理污泥的成本,在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上有望得到高速发展;关于新技术膜生物法,在出水水质方面较一般处理方法具有较大的优势,是未来污水再生利用的主流技术,相对成本较高,需要政府出台政策进行推动。
未来我国对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将更趋于严格,在政策上将更多趋向氨氮纳入约束性控制指标、加大污水再生的回用力度、对污泥处理实行强制性处理、提高污水的处理率和设备的负荷率并将农业水污染纳入管理体系等方面。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