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绵城市留雨水 全民参与共建设

    德国城市雨水收集处理起步较早,经验比较丰富。德国的马路旁都铺设有植草沟,设置几层石、沙、土埋,用来留存、过滤雨水。在繁忙交通路段和工业区附近建设用沙石和芦苇过滤雨水的“人工池塘”。在雨水比较容易受污染的地方 ,下水道的井盖下均设置有“雨水篦子”,雨水篦子具有最佳排水和成本低的优点,预先拦截杂物过滤雨水。除雨水收集外,柏林建设有多个泵站,每天不间断地把污水排到9个污水处理厂,使污水处理达标之后用于生

    2019-12-13 qkep 64

  • 城市污水再生缓解城市水危机,透水材料

    我国的水危机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是因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以及城市的不合理开发另一方面是因为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所带来的水污染。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的600余座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属联合国人居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在人口稠密的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仅约为280立方米/人,在国际上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人是公认的“极度缺水标准”,目前北方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再生水就是我们平常常提到的“

    2019-12-13 qkep 69

  • 雨水收集利用应多目标、生态优先、因地制宜

    现代城市的雨水系统功能由传统的快速排放,渐渐向生态环境保护、径流污染控制、内涝控制、雨水资源化等多目标模式过渡。因此,城市雨洪管理理念中应特别重视对环境低影响的开发,以构建雨水资源化、径流控污、内涝防治的多目标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水塘、湿地、植被浅沟、透水铺装等都是结合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是雨水收集利用达到多种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市光明新区就正在采用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

    2019-12-13 qkep 71

  • 水污染治理之再生水利用,还地球一个碧水蓝天

    近年来,关于水污染的事件经常见诸报端,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不断被提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民众对水污染的关切程度达到了空前。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明确要求要加快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城市污水处理之后到达一定的水质标准成为再生水,再生水,顾名思义,是指污水经过技术工艺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在一定的范围内可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再生水可以解决了当地市政绿化和河流

    2019-12-13 qkep 85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工程案例
QQ客服